阿塞拜疆地图(阿美尼亚阿塞拜疆地图)

hali666|
460

今天给各位分享阿塞拜疆地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阿美尼亚阿塞拜疆地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在纳卡欣赏高加索瑟缩的花,是什么感觉?

很遗憾地看见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这两个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又在纳卡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确切地说,是战争。硝烟弥漫在南高加索地区这片4000余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纳卡位置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这两个默默无闻的小国在国人眼中实在没什么存在感。如果不是燃烧成了火炬的坦克看上去实在太过震撼,它们将一如既往地沉默下去。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它们会这么你死我活,我只能报以苦涩一笑,说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纳卡很美。

作为一个把旅行当作常态的人来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我都去过,而纳卡,全名叫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我也去过。它是阿塞拜疆地图里的一大部分,但却在亚美尼亚的控制之下。

我无意去判断它的归属,那是宗教与地缘政治的针锋相对,是无法化解的矛盾,是血与火,是大国博弈的没有结果。

我就说说我看到的纳卡。

那时,独自由阿塞拜疆入境,先到首都巴库,在游览了古城之后,第二天去到西部小城Sheli,遇见了自告奋勇当导游的中学生,被带到了一座设在百年老楼内的图书馆。

老图书馆

我以为这是个惊喜,心无旁骛地参观拍照。中学生知道我的下一个目的地是纳卡,还专门给我找来了一本大部头的地图集,一边为我翻开,一边介绍纳卡自古就是阿塞拜疆的领土。

看着他稚嫩认真的面孔,我没有观点而只有尴尬的感动。争议地区的归属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我的承认与否认就能得到解决。但我能说什么呢?

好不容易听完他的介绍,我礼貌地谢绝了他的继续陪伴。一个人到小城中去逛逛。

美丽的Sheli

我很难形容这座小镇的特色,它在金色的阳光下氤氲着一种沧桑的奇妙。像一只前苏联安详的歌,带着凄凉之倔强,坚韧的美好。她是时光的喀秋莎,袒露着硬朗美丽的面庞。

停留从来不是旅行的目的。在Sheli呆了一天,便向纳卡出发。

由于纳卡的实际控制国为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的边境都是戒备森严的前线。到纳卡,必须绕道亚美尼亚。

行驶的过程并不艰辛,但天黑下来之前没有赶到纳卡首府斯捷潘纳克特的可能。谁也不想熬夜赶路,但沿途根本就找不到合适投宿之处,纳卡没有旅游业。能碰见的寥寥数家酒店的受众仅为富有的亚美尼亚人,价格贵得离谱。

住不起的度假村

天眼看着就黑透了。在冬季的蜿蜒公路上疲劳开车,显然是一种不智,无奈的我只有选择在某一户路边人家的小院里花点钱泊车过夜。

纳卡的居民对东方面孔的我还算热情,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允许我在卧榻之侧窥伺。几经周折,终于以1500AMD大约20块人民币的价格说服了一家人,得以为这趟猎奇之旅临时找到栖身之处。

夜色中背后是一座保留着浓郁苏联风的农家小院,恍若穿越到《静静的顿河》之畔;他们在做晚餐,意大利通心粉与煮土豆,我厚着脸皮借用热水泡了碗行之四海皆准的万能的方便面。

孩子们围着我,就像许多年前我在重庆的大街上看见高鼻蓝眼的西方人一样好奇。

一夜不表,晨曦催行。道路旁是巍峨的雪山。

雪山伴客行

顺路去看了下村子外山岭间的修道院后,一路逶迤前行,进入了斯捷潘纳克特的范围。纳卡的象征“我们是我们的山”高耸山顶。自然得上去看看。

这是一男一女两座雕塑的合塑,被纳卡人亲切地称为“奶奶和爷爷”。

奶奶和爷爷

雕像没有腿,寓意他们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土地。

真正走进了斯捷潘纳克特,才发觉这里虽称首府,却连很多国内的四五线小县城都不如。全城没有几家接待游客的客栈。几乎没有人来这里旅游,战争的阴霾让此地没有机会成为大众的旅游目的地。

尽管有些超然世外的姿态,这里的现状的确乏善可陈。整座城市都被时光遗忘,似乎一直停留在二十多年前苏联解体的那一刻。满街跑着的车子是拉达和涅姆,道路旁的建筑,全是方盒子式的“赫鲁晓夫楼”。

纳卡首府街景

不考虑其他因素,这里是个很安静的地方,但是,不经意的闲逛中,当你发现城市的标志时,战争的阴影就仿佛天上随时涌过来的云,将你笼罩其中。

纳卡城市标志

因为纳卡的城市标志是一辆挂满反应装甲的T-72!

纳卡还有个革命博物馆,可能是此地唯一值得一观的艺术场所。墙壁上挂满了战争中牺牲的战士遗像,然而只用亚美尼亚语解说,不知道意思。

在博物馆的地面上有一面阿塞拜疆的国旗被当作地毯,游客要参观博物馆,必须从上面踩过去,否则就谢绝入内。

博物馆中

从博物馆出来,向东北方向驱车20几公里,可以去参观到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希腊遗迹Tigranakert,一路惊心动魄,因为穿越的线路几乎与阿、亚停战线重叠。一路会遇见路边好几座人去楼空的废弃村庄。让人不由脑补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古希腊遗迹

提心吊胆地草草看过遗址便回到城中,时候尚早,去办了签证。

其中有个细节:当签证花3000德拉姆办好后,签证官会很和蔼地问你要不要贴在护照上,以免日后你要去访问阿塞拜疆时遇到麻烦。因为阿塞拜疆规定:任何未经他们批准就访问纳卡的人士,会被永久禁止入境阿塞拜疆。

但是,据说只要你写一份承认之前是误入纳卡,并绝对支持阿塞拜疆领土完整的声明,严厉的惩罚便会取消。

纳卡并无什么特别值得一观的景点,但没有战争时的安详与静谧,或者你对逝去时光有些自己的想法,值得来这里走一走,在外高加索的山地间发世界的呆,陪伴这朵总在战争阴云下瑟缩的小花,那是种很有范的流浪。

如今,这里的局势又陷入了极度紧张,尽管远隔千里万里,心中亦有些心痛与绝望。

最后还是希望,亚阿两国、两族、两教能睿智而包容一点,找到真正和解的方式;也希望介入争端的其他国家,别视当地人的生命为无物!

伊朗的阿塞拜疆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在伊朗的西北部是伊朗的一个省。该省北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首府大年夜不里士。比来感产生地动。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领土面积

阿塞拜疆国土,为什么被亚美尼亚一分为二?

中国青年网

10月21日 · 中国青年网官方账号

阿塞拜疆的飞地

从2020年9月底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为“纳卡地区归属问题”爆发了武装冲突,使得这两个不起眼的外高加索国家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国际上普遍承认纳卡是阿塞拜疆领土,但纳卡实际上是独立状态(亚美尼亚支持),阿塞拜疆无法行使管辖权

细看外高加索地区的地图,阿塞拜疆的国土被亚美尼亚分成了彼此不相连的两部分,这部分飞地叫做“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面积5500多平方公里,45万人中有99%是阿塞拜疆人。

阿塞拜疆被亚美尼亚分成的两部分

因纳卡问题,亚阿两国在脱离苏联后爆发过战争。虽然在1994年达成停火协议,但两国依然处于敌对状态。双方在边境线实行封锁,纳希切万与阿塞拜疆的本土的联系变得十分困难,最好的途径就是舍近求远从伊朗通过。

那么,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地区为什么会远离阿塞拜疆本土呢?这块被死敌隔开的飞地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紧张的纳卡局势

一、亚阿民族的反复争夺

在今天,纳希切万地区的居民虽然以阿塞拜疆人为主,但亚美尼亚人却更早在这里定居并建立政权。

亚美尼亚人是高加索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前190年,他们曾在高加索山南麓建立从里海西岸延伸到地中海东岸的“亚美尼亚王国”,今天的纳卡地区和纳希切万地区也在亚美尼亚王国境内。

鼎盛时期的亚美尼亚王国

高加索山脉海拔高,是一个天然屏障,战略位置重要。亚美尼亚王国成立以后就面临着周边列强的觊觎,尤其是伊朗的波斯萨珊王朝。自公元224年建立起政权后,他们不断通过对外征服的方式,占领了伊朗高原、中亚以及阿拉伯海部分地区。

与萨珊波斯相比,亚美尼亚的实力弱小,在战争中屡屡处于被动地位。公元3世纪后期,亚美尼亚逐渐被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的附庸。

萨珊王朝时期(公元224-651年)的波斯帝国

为了巩固波斯人的统治地位,波斯人强制这里的亚美尼亚人皈依拜火教(当时波斯人信仰的宗教),公元301年,亚美尼亚人为了抵抗波斯人拜火教,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并早于罗马帝国。

连连的对外战争让波斯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削弱了波斯人在周边的统治。亚美尼亚随后又逐渐被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以及后崛起的突厥人征服。尤其是阿拉伯人,他们所到之处都带着伊斯兰教传播。波斯人、西迁的突厥人都在阿拉伯人的影响下皈依了伊斯兰教。

此后,突厥人的一支在高加索山南部里海平原沿岸定居,这支西迁的突厥部落皈依伊斯兰教,在文化上接受了波斯文化,形成了新的民族—阿塞拜疆人。

现代阿塞拜疆族的分布

在阿拉伯帝国的强势影响下,大部分外高加索地区的民族皈依了伊斯兰教,但亚美尼亚人却拒绝皈依,并宣誓效忠于东罗马帝国。

为此,大批亚美尼亚贵族遭到了阿拉伯帝国的清算。一些亚美尼亚贵族逃到了东罗马帝国境内。后来随着阿拉伯帝国的衰落,纳希切万地区伊斯兰化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占领,波斯大力推行伊斯兰教。

波斯萨菲王朝(1501年-1736年)的最大范围

纳希切万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拥有丰富岩盐等矿产资源。为了独霸这里的资源,波斯将亚美尼亚人驱逐至高原地区。

亚美尼亚人的大量外逃,纳希切万地区出现了人口的空缺。从16世纪开始,波斯鼓励与其文化相近的阿塞拜疆人迁入,改变了纳希切万的人口结构,阿塞拜疆人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民族。

二、阿塞拜疆民族的分离

阿塞拜疆因为实力薄弱,选择了与自己语言、文化相近的波斯作为依靠。然而,沙俄的入侵导致了阿塞拜疆民族南北分裂,也导致了沙俄境内阿塞拜疆民族分离。

从17世纪完成国家统一后,沙俄就开始对外扩张,寻找温暖的出海口和山脉作为保卫国家的屏障。大北方战争击败瑞典夺得北方出海口后,俄国又把目标放在南方的黑海和里海沿岸。

大北方战争,俄国占领了北方沿海

在当时,这一地区的主权归波斯所有,萨法维王朝后期的统治者推行什叶派的政策,使得波斯国内的矛盾日趋尖锐。此后波斯经历了王朝变更,但教派冲突反而使得国力愈加衰弱。

这给了沙俄可乘之机,他们不断集中兵力南下,两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俄国波斯战争

19世纪初,俄波战争爆发,以沙俄的胜利而告终。沙俄在此地的扩张引起了西方列强的不安。为了防止沙俄独霸中东,英国不断出兵干预沙俄的行动。

俄国从波斯手中夺得埃里温(亚美尼亚首都)

在英国的干预下,沙俄于1828年和波斯签订《土克曼恰伊条约》,将波斯北部、高加索以南地区割让给俄国,包括阿塞拜疆地区北部以及亚美尼亚地区。

条约签订不仅仅使得阿塞拜疆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也导致北阿塞拜疆人陷入了分离的境地。

波斯帝国割让给俄国的地盘(数字为割让给的年份)

沙俄鼓励同样是基督教信仰的亚美尼亚人回迁至自己世世代代居住的纳希切万地区以及纳卡等地区。大量亚美尼亚人的“回归”使得两地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改变。

纳卡地区的阿塞拜疆人大量外逃到东边的平原地区,亚美尼亚人取代了阿塞拜疆人,成为了纳卡地区的主要民族。

而纳希切万地区因为地处深山地区,这里的亚美尼亚族和阿塞拜疆族人口比重变得十分接近。1905年,亚美尼亚人占该地区人口的45%,阿塞拜疆人占55%。两个民族因信仰、土地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

三、划分阿塞拜疆

1914年,一战爆发,沙俄参与了协约国一方,与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作战。沙俄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无暇顾及外高加索地区。

1917年11月,处于矛盾焦点的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当时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退出战争,沙俄与德国、奥斯曼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承认外高加索三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独立。

《布列斯特和约》签订现场

由于两个民族在纳希切万的人口比重相当接近,独立后的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为了争夺纳希切万地区的主权爆发了冲突。

1918年6月,奥斯曼帝国趁俄国无暇顾及之际,趁机占领了纳希切万。奥斯曼帝国不仅仅对信仰异教的亚美尼亚人进行种族屠杀,还鼓励信仰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人对亚美尼亚人进行清算。

亚美尼亚大屠杀

在奥斯曼帝国和阿塞拜疆的双面夹击下,亚美尼亚人不得不被迫离开纳希切万地区。到1920年,这里的亚美尼亚人比例从45%下降到了10%,阿塞拜疆人的比例则从55%上升至85%,成为了这里的主要民族。

在同盟国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苏俄通过帮助外高加索三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方式,逐步控制了外高加索三国。1922年,外高加索三国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维埃联盟。

因为历史缘故,外高加索的民族情况为大杂居,小聚居。而且该地区又位于苏联南部边陲,靠近土耳其(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主体)。如何对该地区进行划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关苏维埃政权的国家安全。

1957年-1991年苏联时期的外高加索行政区划

因为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的矛盾深刻,两个民族的聚居地犬牙交错,被相互分割。特别是在两个地区,一个是纳卡地区,当地居民中,亚美尼亚人的比例为75%。另一个是纳希切万,当地居民以阿塞拜疆人为主。

为了维护南部边疆的安定,苏维埃当局根据民族自决的原则于1920年建立起纳希切万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并宣布其与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存在特殊紧密联系。

根据公投结果,90%的纳希切万人希望同阿塞拜疆合并。1921年3月,苏维埃当局和阿塞拜疆签订《莫斯科条约》,正式承认纳希切万是阿塞拜疆的领土。

纳希切万苏维埃的国旗

然而,亚美尼亚人却没有那么幸运。最初,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亚美尼亚获得了纳卡地区的所有权。然而,苏联的南部边疆一直面临着宿敌土耳其的威胁。

出于安抚土耳其以及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需要,苏维埃当局把原本按照民族自决原则划给亚美尼亚的纳卡地区划给了阿塞拜疆。这一划分引起了亚美尼亚人的强烈不满,它为苏联解体后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四、阿塞拜疆一分为二

凭借苏联时期强大的政治权力,亚阿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暂时地搁置,两国之间的人员流动相对自由。纳希切万地区地处巴库-埃里温以及连通莫斯科到德黑兰的铁路枢纽优势,加上本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然而,纳希切万地区的春天却在20世纪80年代末戛然而止。随着80年代中后期苏联经济增长缓慢。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改革,都没能改变苏联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引发了社会危机。

一些原本被压制的民族矛盾被点燃并酿成了军事冲突,尤其在纳卡归属问题上。此时的苏联已经无力处理这里的矛盾。

阿塞拜疆被一分为二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相继独立。纳希切万地区虽然同阿塞拜疆本土并不相邻,但该地的居民以阿塞拜疆人为主,成为了阿塞拜疆的飞地。

1992年2月,两国因为纳卡问题爆发战争,直到1994年5月才在俄罗斯等外国势力的调停下实现暂时的停火,但这并未改变亚阿之间的对立关系。

纳卡战争

纳希切万通往阿塞拜疆本土的最近距离是途经亚美尼亚。亚阿冲突导致了国境线彼此关闭,这就使得纳希切万地区要想通往阿塞拜疆本土,只能通过伊朗。

纳卡战争后,阿塞拜疆已经失去了对纳卡地区的控制,纳卡当地的亚美尼亚人成立“纳卡共和国”。它的成立不仅仅破坏了阿塞拜疆的主权,更使得阿塞拜疆已经无力打通从本土到纳希切万的直线通道。

纳希切万前往阿塞拜疆首都,需要绕行伊朗

纳希切万与阿塞拜疆本土相互分离状况,严重损害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大部分纳希切万的居民被迫外出去土耳其或伊朗谋生,而非前往阿塞拜疆本土,这使得阿塞拜疆随时面临着国家再度分裂的局面。

现在,因纳卡地区的主权问题,亚阿之间的心结依然难以解开,纳希切万飞地同阿塞拜疆隔绝的状态,短时间内看是无解的。

阿塞拜疆是在什么地方我希望有地图

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海岸线长800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在苏联时期,阿塞拜疆和俄罗斯是仅有的两个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共和国。独立后,从综合国力看,阿塞拜疆在中亚五国加外高加索三国中,实力仅次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居第三位,是前苏联地区的第四大经济体。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

阿塞拜疆的面积?

截止2020年10月8日,阿塞拜疆面积为86600km²。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里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

湖岸线长456千米。 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国土面积为86600km²。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

2020年09月29日,据《中东箴言》网站9月28日报道,两名叙利亚反对派人员表示,土耳其将向盟国阿塞拜疆派遣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人员,以帮助该国对抗亚美尼亚。

报道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由纳卡地区领土归属爆发的冲突是2016年以来最严重的,已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亚美尼亚方面表示,土耳其已经从叙利亚北部向阿塞拜疆派遣了约4000名武装分子,并参与战斗。此外,土耳其还派遣军事专家协助阿塞拜疆,并出动了无人机和战斗机。但这些说法遭到了阿塞拜疆方面的否认。

阿塞拜疆地理位置

阿塞拜疆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里海相望 ,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湖岸线长456千米。其西南部的纳希切万隔亚美尼亚与本土不相毗连。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政府以发展石油产业为重点,重振国家经济的战略卓有成就。里海油气的成功开发促进了阿塞拜疆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

扩展资料:

阿塞拜疆的自然资源: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大陆架。属于阿塞拜疆里海区域的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地质储量约40亿吨,石油具有埋藏浅、杂质少的特征。

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万亿立方米。此外,境内还有铁、钼、铜、黄金等金属矿藏,以及丰富的非金属和矿泉水资源。

阿塞拜疆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东高加索野山羊、小亚细亚盘羊、高加索岩羚羊和狍子等珍贵动物多生活在高加索山地带。

阿塞拜疆共有约4000种植物,其中很多可入药。主要树种有橡树,山毛榉、鹅耳枥以及各种灌木,其南部与伊朗接壤的塔雷什山坡不乏珍贵树种,如黄杨、合欢,以及被称为“永久树”的紫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塞拜疆

关于阿塞拜疆地图和阿美尼亚阿塞拜疆地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

您是本站第108793名访客 今日有441篇新文章